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第12届“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协同...
2016-10-20
ATLAS实验前负责人Peter Jenni教...
2016-09-09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高能物理研究所
理论物理研究所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南开大学
南京大学
赵政国

赵政国,教授
1990-1997,在瑞士联邦苏黎世高工从事博士后工作。
首次观测pionic hydrogen和pionic deuterium(πρ,πd)因强相互作用引起的基态能级展宽,并精确测量因
强相互作用引起的基态能级移动。
1997-2001,担任北京谱仪(BES)负责人、BES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实验物理
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物理一室主任。
全面负责BES实验和τ-粲物理的研究,轻强子谱学、粲偶素物理和粲物理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ψ(2S)及其它粲夸克偶素物理研究” 获2000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科学家称号。多次被邀请写综合
总结和评述文章,并多次被邀请在重大国际高能物理大会作报告和主持国际会议。
2001年-2008年, 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教授、副研究员、高级研究员。
主要学术成就:

I.  π奇异原子实验和寻找重中微子实验
 π介子与核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将导致π奇异原子向基态跃迁发出X射线谱的展宽和能量的偏移。精确测量其能量偏移和展宽对确定π-核子系统的耦合常数,检验和发展手征微扰理论至关重要。实验的主要困难在于即使采用世界上最强的π介子束,要获得精度为1%的能量偏移和观测能级展宽,仍需若干年的数据采集时间。根据蒙特卡洛模拟研究和试验,赵政国证实将谱仪设计成拥有6块全同球状弯折石英晶体,能量分辨率可达到单个晶体的水平且接收度提高6倍。他与合作者建造了这种特殊结构的谱仪[NIM A335,470(1993)]并用其在瑞士国家实验室(PSI)测量了π氢、π氘基态能量的偏移,首次观测到其谱线展宽。结果发表于PRL75, 3246(1995) 和 PRL74, 4157(1995),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为系统和精确的测量结果。
 英国卢瑟福实验室KARMEN实验报道的反常µ子衰变寿命被解释为由π衰变而来的重中微子而引起轰动。赵与合作者利用π束进行实验,否定了KARMEN的结果。实验结果发表在PLB 361 179(1995) 和 PRL85 1815(2000)。作为实验建议者之一和主要骨干,在束流模拟、实验设计和物理分析中做出重要贡献。
这一系列工作共发表论文11篇。


II.  北京谱仪(BES)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
1. R值实验及相关物理研究
 R值是粒子物理中最重要的基本物理量之一。原有实验的R值测量结果在此能区的较大误差和相互矛盾的结果是对Higgs粒子质量拟合、标准模型精确检验和新物理发现的严重障碍。在本项目开展前的20余年里,此能区R值测量没有取得任何新进展。他主持进行了2-5GeV能区R值测量实验:制定测量R值的实验方案;协调束流调试,全面控制数据质量;组织培养以博士后和研究生为主的团队并指导数据分析;撰写论文和回答审稿人问题。
 R值的结果发表在PRL84(2000)59和PRL88(2002)018021上,均为高引用率文章。R值结果应邀在国际会议上报告30余次并多年被各类国际高能物理会议反复引用,如:1998、2000和2002年国际高能物理大会,1999、2001和2003年国际轻子光子物理大会及2001和2003年欧洲高能物理大会。R值结果受到国际高能物理界的高度赞赏和重视并被国际粒子数据手册收录且被写入教科书。
R值测量获得2003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和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赵均为第一获奖人。
R值及相关研究共发表论文10余篇。
2. 对北京谱仪(BESII)实验的其他贡献
 担任BES负责人及高能所物理一室主任期间带领BES团队进行后期BESI升级改进并通过验收。BESII探测器文章发表在NIM A458(3): 627-637(2001);加强对BESI的数据分析并取得突破,发表文章从1997年的1篇迅速增长到2000年的14篇。这一时期的成果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年);获取了5800万高质量J/ψ事例样本;积极开展理论和实验交流以开拓新物理课题;吸引了10多个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所参加BES;组织讨论BESII后的发展并积极准备BESIII工程和启动预研。


III.  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实验
 TeV能区是研究物质深层结构和相互作用最具发现潜力的高能量前沿。自2001年以来参加强子对碰机上ATLAS实验,并承担ATLAS 端盖 μ子谱仪MDT的建造。作为美方ATLAS μ子谱仪MDT在CERN的协调员,负责谱仪组装、宇宙线实验以及安装调试和运行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得到各国同行的高度评价。
突出贡献是在ATLAS MDT室的建造和宇宙线测试过程中发现:(1)用于气体分配的铜管上的微孔与微裂缝。他建议所做的材料分析表明铜管的含锌量过高导致裂缝。这一发现使得ATLAS整个μ子谱仪摒弃了所有已采购的铜管而改用不锈钢管,并对已安装的铜管做了挽救工作。(2)漂移管随机低效率问题,从而发现了触发电子学设计上的缺陷。为此ATLAS重新设计了MDT信号读出触发模式。
这两项发现对于ATLAS μ子谱仪的成功至关重要。由于他的突出贡献,2004年代表ATLAS μ子谱仪合作组在ATLAS年会上做报告。分别发表NIM A565(2),463-537(2006);NIM A593(3),232-254 (2008);NIM A588:347-358(2008);JINST S08003(2008);EPJC70(3):875-916(2010)。
 此外还进行了(1)D0实验上寻找超对称粒子,PRL95:151805,2005 (Editorial Board 成员);(2)ATLAS实验双玻色子及三玻色子偶合的研究(ATLAS CSC Book WZ 部分分析者和作者)。2006年他代表ATLAS和CMS两大实验在国际高能物理大会上做题为Diboson production and triple gauge coupling at LHC的报告。


IV. 2008年创新人才计划回国后的工作:
1.在科大成立粒子科学与技术中心。建立了具有探测器、电子学和物理分析综合能力的科研教学平台。
2.大力吸引培养优秀人才: 从国外引进三位中科院人才项目入选者计划教授、四位副教授。为本学科发展建立了一支有能力承担大科学工程重要任务的人才队伍。团队中近年有两人被评为杰青。
3.组织了由6位正副教授、10余位研究生和博士后(其中5位是他的学生和博士后)的团队进行北京谱仪实验。共发表论文8篇,其中他和他的学生为第一作者或主要作者5篇。首次观测到χCJ,ηc十余个新的衰变模式,文章分别发表在PRL107,092001(2011);PRD83,112009(2011);PRD86,052004(2012); PRD87,012003(2013);PRD87,012007(2013)。
提出了一个实验的新建议,内容包括R值精确测量、强子形状因子研究、在宽共振峰上收集高统计量数据寻找XYZ粒子及在高能区研究含c夸克的重子产生。这些项目被BESIII合作组采纳并已安排实验,有望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4. 组织了由7位正副教授和15位研究生及博士后(其中他的学生6名)的团队进行ATLAS实验。该团队近年以主要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国际会议报告9个。他和他的学生主要集中研究(1)双玻色子产生和三玻色子耦合以了解寻找Higgs 粒子和新物理的本底,并间接寻找新物理。(2)通过H→WW, ZZ轻子衰变寻找Higgs粒子及新物理。结果发表在PRL107 (2011) 041802; PRL108 (2012) 041804;PRL108,111802(2012);Science 338,1576(2012);PRB709(2012)341-357; PLB 716(2012)1-29上。
在ATLAS上的贡献得到ATLAS发言人的高度赞赏。2011年被选为Collaboration Board的15个顾问之一(ATLAS合作组由38个国家174个研究所的3000多位科研人员组成)。因其在BES和ATLAS实验上的突出贡献,2012年被美国物理学会选为会士。
共发表论文408篇,引用8300余次。第一作者、主要作者或主要贡献者45篇,他引1592次。


  


2011 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协同创新中心 Copyright 2011-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高能物理研究所 | 理论物理研究所 | 清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山东大学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北京大学 | 浙江大学 | 南开大学 | 南京大学